甲亢、甲减患者能正常哺乳吗?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科学哺乳计划
读创/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高胜男 马晓群
母乳是保障宝宝健康成长、兼备安全和营养的食物,母乳喂养对宝宝、妈妈都有好处。可是,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妈妈们,生产后还能给宝宝哺乳吗?
(资料图片)
广中医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提示,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母乳的数量与质量,继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、营养需求。但是,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宝妈们也不要过分紧张,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哺乳计划。
科学用药,关注用药和哺乳安全
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宝妈,在哺乳时应该怎样做?治疗甲亢的常用药物包括甲巯咪唑(MMI)和丙基硫氧嘧啶(PTU),都会通过乳汁排泄,如需使用抗甲药物,应权衡用药利弊。
其中,甲巯咪唑(MMI)分级为L2级,属于比较安全级别,使用时可不需要停药。乳汁中的药物浓度相当于妈妈血清中的药物浓度,因此婴儿存在着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,在应用本药期间可以进行哺乳,该药品的说明书建议每日最高剂量为10mg,必须定期监测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。
2019年中国指南推荐,哺乳期间甲巯咪唑(MMI)的最大剂量20mg/天,2017年美国甲亢指南推荐哺乳期治疗推荐甲巯咪唑(MMI)用量I≤20mg/天。有研究显示,服用甲巯咪唑(MMI)10~30mg/天,哺乳1年后2~7岁子代的生长、神经智力发育正常。
丙基硫氧嘧啶(PTU)同样哺乳期分级为L2级,在乳汁中的浓度大概是血清中的1/10,说明书中指出个别有宝宝甲亢报道,建议注意监视宝宝。
2019年中国指南推荐,哺乳期间丙基硫氧嘧啶(PTU)最大剂量300mg/天,2017年美国甲亢指南推荐,哺乳期丙基硫氧嘧啶(PTU)用量≤450mg/天。
总的来说,上述两种药物均会小量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,因此妈妈们应尽可能低剂量用药治疗。在哺乳后服药,4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次哺乳,同时注意监测宝宝的甲状腺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。
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宝妈,如何安全哺乳?患有甲减的哺乳期妈妈们,如果服用左甲状腺素钠,可以继续哺乳。保持甲状腺功能正常,乳汁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会高,无需过分担心。
集内分泌系统疾病、代谢病诊断、防治为一体
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(福田)内分泌科是集内分泌系统疾病、代谢病诊断、防治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中心,是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,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特色诊疗示范基地,深圳市医疗卫生“三名工程”仝小林院士中医代谢病团队依托科室,广东省中医药局“十三五”重点专科,岭南中医糖尿病联盟单位,深圳市1型糖尿病联盟成员单位,深圳市内分泌代谢疾病标准化管理专科联盟单位,朴春丽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。
该科室下设普通病区,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(MMC工作室),门诊设有诊室3间及中医特色治疗室、专科检测室。在治疗方法上,该科室通过中药内服、外治法相结合,中西医结合诊治代谢性疾病(糖尿病、肥胖、血脂异常、高尿酸血症、非酒精性脂肪肝、高胰岛素血症、高血压、代谢性骨病等),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变、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眼底病变、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等;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结节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桥本甲状腺炎、亚急性甲状腺炎、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内分泌疾病。对肾上腺疾病、垂体疾病、性腺疾病、生长发育异常、肥胖、骨代谢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亦有较高的诊治水平。
运用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病
该科室根据仝小林院士糖尿病发病分“郁、热、虚、损”四个阶段的理论,运用“开郁清热法”、“消膏降浊法”、“苦酸通调法”、“解毒通络法”等独特中医诊疗方法,并配以“通经调脏法”、“胰岛功能调节仪”、“仝氏温经通络糖痹外洗方”、“脉能通络法”等多种中医非药物疗法,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疗效显著。
同时,坚持对内分泌代谢病患者进行“全面性、个体化、预防与治疗并重、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兼顾”的治疗理念,运用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病,采取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、内治与外治法相结合的一体化综合评估及治疗模式。
审读:谭录岗
标签:
企业要闻
-
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(记者孙博洋)9月16日至17日,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在16日举行...
2021-09-18